•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陕西高校

中国教育报牢记嘱托搞建设 履行使命谋发展

时间:2016年05月20日 信息来源:陕西理工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编者按: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我校受灾严重。灾情牵动着党中央,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心。5月19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莅临我校北校区了解灾情,亲切慰问广大师生员工,勉励大家一定要坚韧不拔,克服困难,搞好灾后重建,指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学校建设好”。八年来,全校上下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圆满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学校坚持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在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天出版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牢记嘱托搞建设履行使命谋发展》纪实文章,表达了陕理工人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现予转发,以飨读者。

 

牢记嘱托搞建设 履行使命谋发展

                    ——陕西理工学院感恩国家关怀暨抗震救灾八周年纪实

2008年5月19日,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指示一定要把学校建设好


 

开拓创新、务实勤政的学校领导班子


 

发挥学科优势,指导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为纪念北大汉中分校的开创者,学校在北校区修建的原北大校长周培源院士广场


 

灾后重建的学校实验大楼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陕西南部的汉中市也是重灾区,坐落于汉中的陕西理工学院受灾严重。灾情牵动着党中央,牵动着国家领导人的心。5月19日,习近平同志赶赴汉中灾区,第一站便莅临陕西理工学院北校区了解灾情,亲切慰问广大师生员工,勉励大家一定要坚韧不拔,克服困难,搞好灾后重建,指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学校建设好”。总书记的慰问和嘱托,极大地鼓舞了陕西理工学院师生员工,全院上下充满了战胜灾害、恢复重建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了办好学校的信念。

八年过去了,国家领导人的嘱托和期望落实得怎样?陕西理工学院建设发展情况如何?

在地震中,陕西理工学院15.2万平方米建筑不同程度受损,230余台(件)教学仪器设备损毁,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地震就是命令,学校快速反应,积极应对,迅速将一万多名师生撤离到安全地带,确保了零伤亡。在震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充分利用中央和省里救灾拨款,全面完成了受损建筑的修缮,完成了实验大楼、新图书馆、学生公寓等16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学校党委被陕西省评为“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八年来,曾经的灾难让人伤感,但全校师生一刻也没有忘记国家领导人的嘱托,没有忘记肩负的使命与责任;八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教学质量与改革、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校园基本建设等五大工程,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八年来,陕理工人发扬攻坚克难、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今,经受了地震洗礼的陕西理工学院,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师生员工意气风发,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艰苦奋斗  不辱使命

陕西理工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地震没有击垮勇于拼搏的陕理工人。学校凝心聚力、科学谋划,一面积极抗震救灾,一面加强内涵建设,以培养高质量人才回报社会。

作为一所扎根秦巴山区的地方性高校,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明确提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自觉担负为区域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提供智力支持的使命与责任,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扎根秦巴,肩负高等教育使命。陕西理工学院的办学渊源传承了两大血脉:一是西北联大,二是北京大学。1958年,与西北联大有着传承关系的陕西师范大学前身西安师范学院,派出50余名教师和干部,创建了汉中大学,1978年更名为汉中师范学院。1965年,北京大学设立了汉中分校;1978年,陕西省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抽调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利用北大分校教学资源,建立了陕西工学院。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陕西理工学院。

多年来,学校秉承西北联大、北京大学爱国奉献、服务社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应用型办学理念,把自身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准确把握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坚持培养明德博学、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学校特色学科群建设,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赢。

——发挥优势,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陕西理工学院所处的秦巴山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攻坚区。党和政府采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科技扶贫模式、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等措施,进行重点扶贫开发。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核心区和涵养保护重点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特殊使命。陕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此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力度。

实现陕南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需要理学、工学、人文等学科协同攻关,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汉水上中游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等技术研发和配套集成,高效特色农林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加工,秦巴地道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构建;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升级,产业协作与产业园区建设;两汉三国历史文化与特色文化研究,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发展;城镇化建设中城乡发展一体化模式,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职业培训等。目前,陕南三市农村小学和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比例不到50%,高中(中职)专任教师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不到2%,符合学历要求的基础教育师资需求量较大。

陕西理工学院是陕南仅有的一所应用型综合院校,生物、机械、电气、材料、化工、文学、管理、旅游、物流等优势学科专业与陕南产业结构高度契合,满足了陕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

——面向区域,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陕西省近年提出了建设“富裕陕西,美丽陕西,和谐陕西”的发展战略。陕南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保护青山绿水,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实现陕南发展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贡献与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恒久动力。

汉中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增长极之一,正处于保持速度、扩张总量、爬坡上坎的追赶跨越期,处于循环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集中攻坚期,处于突破交通瓶颈、彰显区位优势、全面开放开发的潜能释放期,处于文化教育事业全面提升水平的关键发展期。其经济社会发展,对陕西理工学院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支撑,成为学校的历史使命和重要战略任务。

陕西理工学院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为区域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基础教育师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整合优质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人才聚集效应,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内涵建设  蓄势崛起

八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理工学院全面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创建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深入实施五大工程,走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之路,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区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脉搏和区域社会需求,逐步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学校融入区域发展、教师融入学校发展、专业融入行业发展、学生融入专业发展的办学思路,坚持内涵与特色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以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为保障,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学校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2008年以来,学校抢抓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灾后重建、化解债务等重要机遇,围绕五大工程,凝心聚力,一心一意谋发展,扎扎实实搞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破解发展困难和问题,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成功召开首届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学校党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加强了对干部的选拔、聘用、培训、交流及教育管理,改进和加强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青春正能量学生工作站”建设受到省高教工委表彰推广。制定了《陕西理工学院章程》,构建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形成了“一章八制”的学校治理体系,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和谐校园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取得新成效,2011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2015年,学校成功创建“陕西教育系统文明校园”。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提升办学竞争力。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学生成人成才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强调多元培养、个性发展,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合作平台,拓宽培养路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获省级优秀教材奖5项,承担国家、省部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120多项,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

学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承担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项目50项。

2012年以来,学校学生获国家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创业训练项目80余项,省级150余项。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各类重大赛事中,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2500项。学生获国家专利400项,发表论文1600余篇。

——以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文、理、工三大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搭建科技创新团队为抓手,以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初步实现了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学校建有汉水文化、生物学、机械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3个一级学科、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建有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其他省级研究中心和服务平台23个。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科研项目8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34项,其中国家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90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400余部,获得授权国家专利1400余项,2013年学校获专利数排名全省高校第6位。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提升办学实力。学校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兴校之本,稳定现有、培养校内、大力引进、优化结构,建成了一支满足教学科研需求的人才队伍。

学校现有双聘院士3人,双聘长江学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9人、“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40余人。

学校地处偏远,人才队伍建设十分艰难。陕西省教育部门原领导曾动情地说,东部地区花八分力气做的事,西安要花十分力气,而陕西理工学院就需要花十二分力气。学校每年投入1500万元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尽全力为他们搭建平台,解决后顾之忧,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优化办学条件。学校基础设施满足办学需求。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2041亩,校舍面积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馆藏图书210万册;拥有完善的网络环境并实现CERNET2(IPv6)接入,建有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服务系统。

 

特色发展  服务区域

作为秦巴地区仅有的多科性高校,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攻关、新型城镇化建设、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新机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形成了陕西理工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坚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了融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行业精英。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马钦国等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张礼俊等长期潜心教书育人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目前,汉中、安康两市基础教育行业70%的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均毕业于学校,陕南及周边地区市县两级供电系统80%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是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校毕业生“作风朴实、为人诚实、工作踏实”。

打造特色学科群,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围绕汉水流域丰厚的历史文化,凝练汉水文化主导精神,打造汉水文化特色品牌,为陕南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产生了一批创新性成果,为政府决策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建议,推出了一批适合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

近几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20项,出版《汉水文化史》等一批著作;“生态补偿理论基础新探”“边缘地与经济协调发展”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围绕秦巴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依托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长期参与“陕西汉中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等8个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建设,承担国家级别项目10余项。依托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中心秦巴工作站、陕西省油脂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开展“仿生态西洋参保鲜技术”等项目研究。其中,“汉中市百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建设及产业化开发”等17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2014~2015年,学校研制的“汉山红”牌红茶,连续两次荣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名优茶“特别金奖”。围绕陕南装备制造与航空产业,依托机械工程省级重点学科、陕西省工业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着力进行工业应用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项目12项。“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等12个项目获省部级奖励。

坚持面向区域、面向基层,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陕西理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以及“陕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陕西省汉中地道中药材资源开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陕西航空产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广泛开展技术推广与转让、专利战略研究、人力资源培训、政府咨询等社会服务。向汉中市所属企业派出首席工程师50余人,与企业建立“一对一”的技术服务体系,破解企业技术难题500多个,转让新技术100余项,使企业新增产值数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

发挥“智库”作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编制《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持制定《汉中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汉中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汉中绿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被采纳实施,形成了汉中市《关于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开展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生态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对汉水流域的水资源和生态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陕南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加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校本研修”“春笋计划”等,为区域基础教育培训中学骨干教师1000余人,为136家企事业单位培训各类技术、管理和其他人员5万余人次。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面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需求,陕西理工学院准确定位发展战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应用性人才培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经历灾难洗礼的陕西理工学院恰如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她历经艰难困苦而愈挫愈勇,不断奋飞。面向未来,陕理工人将牢记国家的嘱托,传承爱国重教、科学救国的西北联大精神和奉献报国、严谨精致的北大分校精神,弘扬扎根秦巴、艰苦创业的汉中大学精神和不辱使命、服务区域的陕理工精神,心怀梦想,砥砺奋进。可以预见,陕西理工学院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我校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篇:学校召开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慰问暨地震灾后建设八周年座谈会
(作者:佚名 编辑:陕西理工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